比特幣 Bitcoin

比特幣,是原生於網際網路的一種貨幣,基於密碼學原理運作,以計算機處理能力的工作量證明,驗證並解決雙重支付問題,不需通過第三方單位認證或允許的點對點支付系統,也被認為是現今最好的三式簿記帳本。

時代背景

2008年,全球金融體系經歷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危機。當時政府必須介入,以防止整個金融體系的崩潰。許多國家政府透過 "銀行救助計畫" 向陷入困境的銀行注入巨額資金,這些救助計畫通常透過增發貨幣和增加政府債務來實現。最終導致金融機構的過失,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公。

比特幣白皮書在 2008 年由一位匿名密碼學專家中本聰,在 p2p foundation 點對點基金會論壇所發佈,受到技術社群的廣泛討論.比特幣網路並於 2009 年開始啟動,中本聰在創世區塊上留下了這段文字,並運作至今。

The Times 03/Jan/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. 財政大臣處於第二次援助銀行的邊緣。

自 2011 年中本聰離開了比特幣的專案後,之後則從此消失,鮮少再於網路上公開發表談話。在此之後比特幣專案的開發,由比特幣社群所有人共同推動進行。


密碼學技術理論背景

比特幣網絡的安全,以理論依據非常可靠的安全雜湊演算法 Secure Hash Algorith 運作,是由美國國家安全局 NSA 研發,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於 2001 年發布的。

具體運作方式為將每一筆交易的資料,引用前一個結算區塊的交易資訊加上時間戳記進行雜湊,因為哈希雜湊函式不可逆推的特性,讓每一個區塊被產生之後均與前一個區塊的資訊鏈結,難以被篡改更動已經被寫入的交易紀錄,而被稱之為區塊鏈。

在每一個區塊中,紀錄著用戶之間的比特幣傳輸交易,以橢圓曲線數位簽名演算法演算法驗證,也稱為雙金鑰密碼安全系統.每個使用者會有公鑰與私鑰兩把鑰匙.公鑰用於驗證簽名,以確認交易的合法性與所有權,私鑰用於簽署將下一筆交易寫入區塊的驗證。

每一個結算區塊被紀錄後,會廣播到比特幣的其他各個節點之中,每一個節點都是比特幣網絡的一部分,協助交易資訊的廣播與驗證,以及資訊的儲存。

而把每一個區塊中的交易資訊以 SHA256 演算法加密與雜湊的過程,就是礦工以計算機處理能力驗證保護區塊鏈的安全,而從中獲得比特幣挖礦獎勵以及手續費。


更多

目前比特幣技術上已被世人普遍接受,政府監管也正展開完備化的過程,與 2008 年的當時時代背景已完全不同,比特幣是一個現代人值得了解的時代現象。

其他如何操作比特幣錢包、節點挖礦、衛星天線等等,技術理論面更詳細的介紹,市場面如何定義與預測價格的波動,各國政府法規監管狀況,在現代金融體系的貨幣位格角色,實際消費市場中的應用,挖礦與燃料的能量市場轉換,私有財產自由化,內在哲學主義,等等。

請見網站文章更新,與比特幣社群用戶們一起交流學習。